美股大上大落 源在ETF機械化買賣盤

02/18/2018

    環球股市前周顯著下跌﹐源頭來自美國股市急挫﹐加股不能倖免﹐亦跟隨下跌。不過﹐在道指與標普500指數跌入調整區間(下跌10%)後﹐旋即大幅反彈﹐截至上周五的連續6個交易日內﹐道指與標普500指數齊升﹐收復部分失地﹐與對上的高位比較﹐只分別下跌5.3%及4.9%﹐逃出調整區間。
    對於這種大上大落的情況﹐有人歸因於機械化的買賣盤﹐導致了發神經般暴跌,也可以發神經地反彈。而機械化的買賣盤﹐背後促動原因或許是日益流行的ETF(交易所買賣基金)。
    沛源投資管理公司分析員何國良道指出﹐表面來看﹐美股周前急挫因為美國工資增長超越市場預測,通脹預期升溫﹐投資者擔心加息步伐加快。但不能忽略的是美國股市出現了那些所謂MOC(Market-on-close)賣單﹐這些賣單的特色是希望做出的賣價盡量接近收市價﹐這便容易造成市道急劇的變化。
    他解釋說﹐這種類型的單子很多時候是來自ETF相關基金。操作ETF這種基金的一個至關重要原則就是要將基金跟蹤的指數有無縫的表現,意即兩者之間的跟蹤誤差愈小愈好。所以,當ETF基金經理收到基金贖回的要求時,他們就要在市場中按指數權重賣出手頭上的股票。基金經理希望賣出的價格跟收市價接近,這樣基金的跟蹤誤差就會較小。假設收市價為100元,如果他們賣單的賣價只有90元,這樣交易的損失就會使基金表現差於要跟蹤的指數,可說是不稱職。就算他們的賣價是110元,亦會使他們的ETF出現更大的跟蹤誤差,亦不算理想。
    因此,基金經理下單時,就情願最後的賣價跟收市價接近。可是,這樣的要求就令收市時出現一些狀況。如果在同一日,不少的ETF都因基金贖回的要求而發出賣單,基於上述的考慮,他們都會以MOC的標準要求完成交易。若這類型單子的數量超高時,在短時間內供需不平衡,很容易於尾市出現閃跌,周前美股兩次急瀉,可能跟以上描述的情況有關。
    ETF是一種在證券交易所買賣﹐提供投資者參與指數表現的指數基金。ETF將指數證券化﹐投資者不以傳統方式直接進行一籃子證券的投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