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鐵漢父親

12/22/2017

    這次回香港老家,分享姪女婚禮的喜悅,當然是樂事。能夠探望至愛家人,更是喜事和樂事。
    爸爸日益衰老,是無可避免又必要接受的事實。兩年半後重會,有點失智的父親還能認得我,彼此仍有簡單的語言溝通。每早的晨運和飲茶,是我倆最實在最親切的接觸與互動。
    某天早上﹐父親見我挽著部份行李到外母家小住幾天,多次問傭人我幾時返加,我想他是捨不得我離港。
    此行約見了些最想見的朋友,為求多留在家陪雙親。
    父親每天早上飲茶,吃著他一直鍾愛的排骨飯,這或許反映了他年青時的那份堅持與執著。父親書讀得很少,卻盡最大力量和可能要讓下一代上學,完成兒女們能力到極限的學業。
    年少時曾陪爸爸在新區樓下的茶樓飲早茶,當時是晨早六時許,爸爸飲完茶後,便坐廠車到極嘈吵極酷熱的煉鋼爐前,苦幹至晚上,約九時才回家。
    我想爸爸今天仍有那份飲茶情意結。他吃那盅排骨飯,只是要為飲那杯茶。所以,我靜心地待他斟完壺裏的最後一滴茶,才推著滿心歡喜的爸爸回家。
    乘著是次回港﹐到過台灣野柳一遊。記得父親中年時﹐曾跟所服務的鋼鐵廠考察台灣時到過野柳﹐他當時很雀躍。在差不多時間﹐他也曾因為鋼鐵廠的業務發展到過日本和意大利。
    爸爸幾乎沒有上過學校﹐竟有此出國考察機會。這當然因為他好學不倦﹐力爭上游﹐當上了爐長﹐又由於當時鋼鐵廠在第二代主政下﹐希望引進國外先進設備與科技﹐以提升生產水平。機緣巧合﹐令爸爸獲得寶貴的知識和經驗﹐並留下美好的回憶。
    在加拿大這種較成熟又較保守的經濟體系﹐爸爸這樣的經歷在過去甚至現在應該少見。目前不少香港年青人埋怨沒有上游機會﹐社會狀況今非昔比﹐但與國外其他地方比較﹐我認為香港的機會還是很多﹐不過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