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社評﹕文革50年 中共左右為難

05/16/2016

    在中國歷史上,5月16日已經成為一個特別的日子,因為50年前的這天,按毛澤東的旨意,中共中央下發了一份「五一六通知」,成為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文革」由之而起,演成了「十年浩劫」,刻骨銘心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以至50年後的今天,文革仍令中國和中共「左右為難」。
    不要說香港人,今天很多內地人也不明白何為文革了。簡單來說,所謂「五一六通知」,就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通過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決定發動文革,到當年8月,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即「十六條」),文革由之先「文攻」後「武鬥」地風起雲湧,中共政權全面顛覆,內地社會全線大亂,不僅最早參與發動文革者先後被打倒,還令全國民眾全面捲入,留下一段段觸目驚心的血淚故事。
中共決議否定文革
護毛留下政治尾巴
    直到1976年毛澤東病逝,1977年8月中共舉行十一大,當時的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宣布文化大革命結束。但到1981年6月27日的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華國鋒被迫下台,鄧小平正式主掌中央,才作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定徹底否定文革,但又決意「護毛」,留下諸多「政治尾巴」。令其後30多年來,內地不斷有「左右之爭」,令中共持續「左右為難」。
    今次文革50年到來,雖然中共最高領導人未曾表態,但中共意識形態管理部門重設文革禁區,下達了「不准反思」、「不要討論」的禁令,引致相關趣事不斷湧現。
    一個相當有趣的巧合,是文革50周年前夕,文革發動綱領「五一六通知」之主要寫手、文革領導機構「中央『文革』小組」重要成員戚本禹,沒能等到他本人的生日和文革紀念日就病逝上海。而戚本禹回憶錄,也很快在香港搶閘面世。這名毛澤東的前秘書,雖在文革中也被毛投入秦城監獄,卻數十年來仍對毛忠心不二,折射出50年過去,文革的諸多歷史帳至今未有算清。
    正因為當年中共雖否定文革,但拒絕深度反思,更遑論清算,令文革大浩劫留下的歷史傷痕,半個世紀也未能撫平,而所謂的左右之爭,在過去30年間持續此起彼伏,其中最為驚心動魄的,是薄熙來在重慶大唱「紅歌」,還有意回京打造「紅色江山」。2012年時任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兩提中央決議,提到文革給中國帶來的災難,別有深意。文革50周年前夕,本月又發生了人民大會堂紅歌會事件。令當局要緊急處置,按左捺右,同時也更高壓地對反思討論文革封口、設限。
左右之爭此起彼伏
中央封口按左捺右

    50年過去,文革在中國,既遠又近。近年來,圍繞文革的左右之爭,卻愈演愈烈,一方面有人呼籲反思文革,清算文革的歷史舊帳,來走出改革新路;另一方面又有極左派再度打出毛的旗幟,要清算改革開放的新帳。在內地貧富懸殊擴大、社會公義不彰的今天,極左思潮更有了回潮土壤。這些都為文革50年後中國的發展,罩上複雜難測的霧霾。
    今年是文革50年,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38年。出現這種左右之爭的局面,既有為文革舊歷史的重清,也有為中國發展新階段尋路。圍繞文革的左右之爭,背後是中共當局的左右為難。
文革後的歷屆中共當局均現左右為難,是當年中國文革出現,來因在中共要解決權力傳承、政治路線選擇,毛澤東將其視為「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而在基層,各級領導脫離群眾,壓抑民意,人民渴望改變,上下結合,才會有那番疾風暴雨、你死我活的全國大鬥爭。
    今天當局面臨之難,難就難在中國走到今天,不論是經濟體制的轉捩,還是政治體制的演進,都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民主法治如何邁進,怎樣提升國家治理水平,是左燈右路,還是左路右燈,值此文革50年之際,都再度面臨新的考驗。
    半世紀前的文革,不僅席捲中國,也曾波及香港。過去數十年間,香港因其特殊地位,成了重要的文革資料蒐集中心,後來更成了文革研究重鎮。然而香港也有港式文革的考驗,當年一場「六七暴動」,至今爭議仍在,傷痕猶深。而當內地發展面臨新選擇之際,回歸中國19年的香港,同樣走到發展的十字路口。香港社會今天困局難解,難題重重,如何避免文革悲劇在港上演,港人都應深自反思,認真面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