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祥﹕香港媒體遲早「一片紅」

11/26/2015

    阿里巴巴(代號BABA)主席馬雲入股《南華早報》即將成事,對香港新聞業來說,這宗收購別有一番意義。《南早》創報於1903年,是在推翻滿清前夕、革命思潮洶湧澎湃的年代誕生,至今112年,是香港歷史最長的報紙。創辦人謝纘泰16歲隨父親從澳洲到香港,他是雙語精英,支持革命,當年與英國人克寧漢(Alfred Cunningham)創辦《南早》,目的在傳播革命思想,而當年英文報章在香港毋須受新聞審查,令《南早》享有較大的言論空間,消息也較靈通,因此得到一批華人讀者支持。
    可以說,在滿清政權倒台前的華人社會,唯有香港這個華洋共處的城市能容下一張以英文鼓吹革命的反清報章,其立場「進步」(清政府眼中是叛逆),思想新銳,是香港報業史的典範。如果馬雲收購成功,這份有象徵意義、由華人和英人合力創辦的老牌報章,將轉入一個得力於大陸政府扶持的民營企業家手中,反映了香港政經力量變遷的現實,賦予了《南早》股權轉移的另一重象徵意義!
    據彭博周三報道,買賣雙方就交易已進行深入討論,相信很快就會有公布。據彭博分析,有關收購是馬雲建立傳媒帝國第一步,同時符合北京進一步搶奪香港傳媒話語權的戰略構想;後者也許是事實,但前者不然,因為馬雲過去幾年密集投資或收購,在中國大陸早就部署了一個傳媒「集團」,成員包括社交媒體新浪微博、Snapchat;娛樂影視平台如阿里影業、華誼兄弟;主流媒體如第一財經、北青社區報;雜誌如《商業評論》等等,加起來接近二十家。但是,它們主要都是大陸、以中文為主的媒體。
    《南早》的不同之處,是它的境外身分,而且是英文媒體。大陸資金走出去,收購的主要是中文傳媒,英文而又有名氣的,《南早》應是第一家。中文媒體對阿里巴巴和馬雲盡是吹捧和叫好,唯有英文媒體仍敢唱反調,《福布斯》以「馬雲以假貨建立其帝國」做封面的故事即為一例。
    香港媒體屢被大陸資金收購,看起來很不濟,但其實中港兩地的媒體市場並非公平競爭,大陸可以自由到港收購,但香港資金能否在大陸收購或入股《人民日報》或《光明日報》?香港鬆大陸緊,香港本地媒體早晚會「一片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