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電影節市場效益大

09/17/2010

    將在周日閉幕的第三十五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是北美洲重要電影節之一﹐而且是電影界其中一個重要市場﹐更在加國帶來1.7億元年度經濟影響。
    多倫多大學經濟系副教授Gilles Duranton表示﹐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影響日增﹐因為這是業內焦點之一﹐形成了一個重要交流網絡。有人說電影製作商藉此盛會﹐可以較高價出售作品﹐Duranton坦言不知道。
    多倫多電影節於1976年首次舉辦﹐早期以放映其他電影節參展電影為主﹐經過多年發展及轉變﹐現已成為很具規模的國際電影盛會﹐近年更被捧為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預演﹐不少電影選擇在多倫多電影節進行全球或北美首映﹐讓觀眾先睹為快。
    據主辦當局的資料顯示﹐2009年的多倫多電影節﹐共有50萬人參加。電影節的年度經濟影響達1.7億元﹐現時僱用逾100名全職員工﹐以及500名兼職和季節性員工。
    有別於柏林﹑康城和威尼斯3大歐洲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不以評獎為主﹐而是以電影展映數量多著稱﹐它主要服務於市場。在不少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的影片宣傳資料上﹐除了有金獅的標誌外﹐還並列著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英文簡稱TIFF的字樣﹐這得助於背後的龐大北美買家﹐隨後更有AFM(美國電影市場)接應。
    《精武風雲‧陳真》在今年電影節首映﹐該電影製片人張昭曾對中國媒體表示﹐多倫多必然會去﹐主要是擴大影響﹐其實對銷售也有幫助﹐但不是決定性。
    多倫多電影節強調多元化﹐由荷李活作品﹑獨立製片以至實驗作品﹐但卻沒有忽略加拿大本土作品。全球電影愛好者﹑導演和從業員與各地媒體在為期11天的電影節上﹐觀賞大師和新興人才的作品。同時﹐電影購買商和其他業內人士可從大量電影放映和電影製作中挑選﹐能夠比其他電影人士提前幾天甚至幾個月作出明智商業抉擇。而且﹐電影節還能提供豐富的資源和社交網絡。
    據《洛杉磯時報》的民意調查﹐很多美國人將多倫多電影節視為世界上最好的電影盛會﹐這固然有地域的偏愛﹐但多倫多電影節的影響與日俱增是不爭的事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