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書第六回更添姿彩更貼地

11/08/2025

118日在萬民衛斯理社區服務中心舉行的「漂書第六回」﹐誠如主辦者所說﹐這回不僅是一場漂書活動﹐還加入了更多體驗和活動﹐例如咖啡廳﹑遊戲﹑抽獎﹑音樂表演和辯論比賽﹐希望參加者有一個美好的閱讀之秋。

那天下午我和太太在會場漂了三小時﹐我們放下一箱讀過的中文書﹐太太換回四本她喜愛的書。我欣賞了一隊年青樂隊SloMo的演唱﹐並嘗過音樂人兼烘焙達人王靖喬(Silian Wong)的精美甜品﹐還參觀全場粵語辯論比賽。我來了六次漂書﹐這回是內容最豐富﹑最具創意的一次﹐感謝主辦者義務地投放了不少人力﹑物力和心思。

今回新加插的辯論比賽,辯題為《安大略省應否加強監管海外受訓醫生在本地的見習機制﹖》。由"Stream A""Stream B"年青香港新移民組成的黎明行動為正方﹐反方是多倫多大學粵語辯論社。三名評判沒有共識﹐各自客觀評分﹐最後結果是黎明行動勝出﹐最佳辯論員是正方結辯江樂林。

一名與會者說﹕『感覺上黎明行動冇乜「我係debate team」嘅形式上嘅包袱。』我同意她說﹐多倫多大學粵語辯論社個別隊員可能太過緊張﹐影響了現場表現。

其中一位評判──資深傳媒人及時事評論員鄭良華在比賽前鼓勵同學們放鬆一點,享受比賽。他認為兩隊已盡全力﹐之前的資料蒐集充足﹐只是黎明行動從立論到闡述觀點較順暢﹑較從容。

Omni TV新聞主播李立本表示﹐很興奮在安省大專中文辯論比賽停辦多年後﹐粵語辯論比賽復辦﹐並再次擔任評判。他指出﹐兩隊大部份成員均是新手﹐在缺乏經驗﹐而且面對一條艱難的辯題時﹐仍有不錯的表現﹐實屬難得﹐令人欣慰。

另一評判是放射學專科醫生廖煒敦﹐廖醫生曾帶領「多倫多大學醫學學會辯論隊」於1993年奪取「安省專上學院粵語辯論邀請賽」冠軍。他不但就辯題提出其專業意見﹐還提點八位辯論員要與觀眾有眼神接觸﹐注意言辭與肢體語言表達。

廖醫生雙親身體突然出現狀況﹐但他仍然抽空出任評判﹐以實際行動撐漂書﹐支持這項別具意義的辯論比賽。

這場辯論比賽更造就了廖醫生與鄭良華32年後重遇﹐1993年時廖煒敦以醫科學生參加「安省專上學院粵語辯論邀請賽」﹐鄭良華當年是評判。鄭良華感動說﹕「這次與廖醫生一起當評判﹐在場還有好朋友李立本﹐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尋回了美好的回憶。」

主辦者說得好﹕「過去幾次漂書見證了無數書本的漂流﹐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每一本書的交換都是一次心靈的對話。」而剛結束的「漂書第六回」除了更添姿彩外﹐還進一步走入社群﹐鼓動大家更加關心貼地的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