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中經貿之路能愈走愈寬愈走愈順嗎﹖


11/17/2018
 
 美國總統特朗普掀起的貿易戰﹐波及全球﹐加國不能倖免。愈來愈多加拿大人猛然醒覺美國原來不再是加國親密的盟友﹐不能一廂情願地以為特朗普以互惠互利為國策﹐他高喊的「美國優先」口號﹐意味他為攖取求美國最大好處﹐可以犧牲加國利益。
 人們常說﹐加國在美國毗鄰﹐而且美國市場是加國本地市場10倍﹐兩國文化和營商方式接近﹐彼此法制健全﹐語言相通﹐美國成為加國最重要貿易伙伴﹐是順理成章的事﹐現在以至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也不易改變。 
 可是﹐當今國際形勢有變﹐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後﹐過去一直被視為可帶來全球福祉的多邊或雙邊自由貿易﹐互補長短的經濟合作﹐看來正在動搖。而加拿大的經濟發展﹐十分倚賴國際貿易﹐必須有穩定又不斷增長的出口支持。
 目前﹐加國出口佔了本國國內生產總值大約三成﹐逾七成產品與服務是出口至美國。換言之﹐美國以加徵進口關稅(現在已對加國鋼材與鋁材徵收進口關稅)﹐或其他貿易保護措施﹐對加國往美國出口設限﹐肯定衝擊加國經濟﹐最後民生受害。這解釋了為何美國要與加國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時﹐加國朝野與商界如此緊張﹐恐怕這份協議被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取消。最後﹐在加國談判團隊極力爭取下﹐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的新簽訂美墨加協議總算達成﹐結果沒有太過令人失望﹐加國貿易前景陰霾暫時消散。
 不過﹐自此以後﹐「不要過分倚賴美國市場」的警鐘再三敲起﹐特別是特朗普仍然在位的時候。他標榜的國粹與民粹主義﹐怎會考慮加國的利益﹖
 痛定思痛﹐加國不能不認真謀求擴大出口渠道。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裏﹐風險實在太大。多年來﹐加國三級政府與商界高呼要在美國以外﹐多開拓出口市場。可是﹐至今未見顯著成績。
 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有識之士早已指出﹐中國是最值得投入金錢﹑時間與精力的地方。這因為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人口達14億元﹐中產階層冒升﹐論市場規模與購買力﹐潛力巨大。況且﹐中國與加國經濟體系與未來發展方向的互補性很強。另外﹐加國有不少來自中港台的華裔移民﹐他們在大中華地區仍然有著千絲萬縷的人脈關係與聯繫﹐正正是擴大對華貿易與經濟合作的寶貴資產。
 加國聯邦政府應該明白把出口市場多元化的重要性﹐亦應了解與中國加強經貿往來的策略性利益。加國總理杜魯多今年7月委任華裔國會議員伍鳳儀為小企業及貿易促進部部長﹐看來他是有部署。伍鳳儀在9月便以部長身分出訪中國與香港﹐推廣加國之餘還積極為本國小型企業謀求商機。
 隨後在11月﹐加國聯邦財長莫奈﹑多元化國際貿易部長卡爾﹑農業及農業食品部長麥考利﹑環境部長麥克納﹑庫務委員會主席布里森﹐以及愛德華王子島﹑斯高沙省﹑紐芬蘭及拉布拉多省3名省長先後訪問中國。在此之前﹐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率團到訪加拿大﹐並考察加國的農業和農業食品工廠及研究部門。
 11月中﹐加國農業及農業食品部宣布﹐部長麥考利結束對中國為期10天的訪問。期間﹐加拿大和中國簽署了18項總價值超過3.53億加元的農業和農業食品協議。
 在此之前﹐加國總理辦公室公布﹐加拿大公司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簽署的商業交易達16.7億加元。此外﹐在加中經濟財金戰略對話中﹐雙方承諾到2025年把農業貿易翻一番﹐並繼續就可能的全面貿易協議進行探索性討論。差不多同時﹐加國大西洋地區增長戰略訪華團簽署了11項協議﹐支持相關產業並為加拿大大西洋沿岸省份的國民創造就業。
 凡此種種﹐自然令人揣測去年底暫停的加中自由貿易協議談判有機會重新正式啟動。儘管雙方取得共識需時(澳洲與中國談定類似協議﹐共花了10年)﹐而且渥京還要想辦法避過美墨加協議內限制加國與中國締結自由貿易協議的「毒丸」條款﹐但業內人士與經濟分析家普遍認為事在必行﹐只待時機。
 不少人期望加中經貿合作之路愈走愈寬﹐愈走愈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