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U4AgL3X-LwsQPE015B-1MMLC6TlylGV68rz_g1nwEly2i2T3nFelHqR2TJByDbrYfJokqPNeiUVI3bR2gf7viGyANFlIH8LmyedvbtY1sRLe3nkDNp5X-Hzi_0_vrSb3896k9PmnyLBk/s320/h03.jpg)
鍾穎輝指出﹐最近1次美國政府關閉是在1995年12月﹐關閉期間標普500指數下跌3.7%﹐但政府重開之後1個月內﹐標指反彈10.6%。
道明分析員指出﹐在美國國會政治鬥爭背後﹐美國企業其實仍有不俗表現﹐企業第三季度業績即將公布﹐市場普遍預測標普500指數的成分公司季內的盈利仍有3.5%的按年增長﹐收入則有4.5%按年增長。
分析員認為﹐如果美國經濟繼續溫和增長﹐足以促動美國企業盈利持續上升﹐但又不致令聯儲局急於把現時的超低利率調高﹐能抵消政治僵局的部分負面影響。
鍾穎輝進一步表示﹐有研究報告指出﹐若果美國政府關閉兩周﹐可能削減第三季度美國本地生產總值(GDP)0.3個百分點﹐一旦關閉3至4周﹐估計會削減GDP的1.4個百分點。
他續稱﹐美國國會除了在財政預算案上爭拗未息外﹐另一關鍵議題──提高債務上限﹐預料還有爭拗。美國政府為了避免出現違債危機﹐兩黨需要在10月17日限期前取得共識。
美國政府關閉並非首次發生﹐在1976年至1996年期內﹐共關閉17次﹐當中9次只關閉3天或少於3天。這次美國政府於10月1日開始局部關閉﹐至今已有4天。
鍾穎輝提到﹐美國政府關閉﹐80萬聯邦公務員即時受累﹐他們很可能要緊縮開支﹐這將對美國經濟有負面影響﹐因為消費者消費佔了美國經濟七成份額。另外﹐可獲聯邦政府擔保的中小企業貸款被逼暫停﹐而向這些具政府擔保放貸的金融機構生意減少。
他提到﹐市場對美國政府關閉早有預期﹐投資者最關心的是關閉時間不要拖得太長﹐而且提高債務上限要盡快取得共識。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