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FY1RHKCc3KPRVYl8eVBRa81L27hS6rjz-UQmHFCXZeU2WJCmHYC-JOPqG-_sFAkbWJEw5bgtsyNRXyZSyNjwEF93fNipcm_PPmgl0qZ1PUT5pH73num2qkbqIOlTGa-08GulT3UYXEOFm/s320/RMB+Vs+US%2524.jpg)
這正是「爛船也有三分釘」的道理﹐我們不以為美國國勢日下﹐其他新興國家便可取替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
不過﹐作為新興經濟體的龍頭──中國﹐人們還是不敢忽視。歐智華預料﹐人民幣於5至10年內將可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這不難理解﹐中國經濟增長就算放緩﹐仍然以高於發展國家幾倍的速度增長﹐人民幣怎可能被冷落。
昨天﹐人民幣匯率再創歷史新高﹐遠期外匯也創下6周以來最大單日升幅﹐分析家認為﹐因為中國最新製造業數據優於預期﹐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協議﹐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調高了中間價。
周一﹐人行調升人民幣中間價至6.4399元兌1美元﹐再度刷新歷史紀錄﹐較上周五的6.4442元高出0.07%。影響所及﹐人民幣在上海匯市一度升至6.4336元兌1美元﹐是1993年人行統一人民幣官方價格與市場價格以來首見﹐最後收報6.434元兌1美元﹐微升0.04%。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