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EH4JtA-a3lWPqiBpnZo3DCBtjqQa8VtBfpZ8sxCqflp2mMkKjCCrQ0aahUyt2rJMweylUNfp8dn4zq1U7r0Lh7EoktfYoiFMAGA7iJ0nO7YWDDbxzZKRcYuRoPzBtItel7dmYkVN2L_U/s320/bby.jpg)
當天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常交易時段﹐百思買股價大幅下跌6.18美元﹐收報35.52美元﹐跌幅達15%﹐是自2002年8月8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對百思買股東來說﹐這天當然是大出血的日子﹐同日筆者在網上讀到不少朋友對這間公司中文譯名的批評﹐真是傷口灑鹽。不知百思買管理層在檢討其業績時﹐會否檢視這個「倒米」的中文譯名﹖
顧為思義﹐「百思買」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顧客在店內選購時﹐百思而不買」﹐這是百思買管理層多麼不想見的結果。在此聖誕新年旺季﹐顧客也忍手不買﹐遑論其他時間。
2007年1月﹐百思買在上海開設了中國第一家店舖﹐該集團對中國市場抱有很大期望﹐龐大的中國顧客群是未來重要收入來源﹐既然如此﹐為何不改一個更吸引人﹑更具正面和積極含義的中文名字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