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nCeqohCkf9c61tae5P-57G62Mn5zW886EQsE9AHLB76ajxzE9NyjL01o1C4W-ZTYVQvcoRdNoctvWORl_oMIrRergLOCXKcyUCS5HoZp6sEDr8WXJ16SzMHMrDkQ5NxanBYAbLmkQqFQ/s200/Harvard_University.jpg)
多倫多大學社會系方偉晶教授告訴記者,華人這種風氣,令部分學生爭取入名校名學系,以及在大學求學期間,抵受極大壓力,情緒或出現問題,嚴重的更要服藥治療。
多倫多教育局教育研究統籌邱綺雯指出,有研究報告中顯示,幾乎大部分華人家長都希望子女考獲高分,選取熱門學系,入讀最好的大學。其實,讀大學只是其中一途,入讀專科學院或參與學徒進修計劃,甚至先進入職場吸收經驗,然後重返校園也是不錯的另類選擇。
多倫多教育局副總監Donna Quan認為,高分數不是一切,學生在求學時期找到自信、多溝通和參與身邊事物,找到人生樂趣,才是真正成功。
臨床及法證心理學家李成富博士指出,當家長與子女討論他們的發展路向時,應暫時放下一些傳統觀念,例如「工字不出頭」、「較易賺錢和贏取社會地位」等。
方偉晶教授建議學生學習時活用教材,注意重點,多與教授對話,主動擴闊社交網絡,不僅是上堂聽課,強記書本,應付考試了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