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2009
中國出口出現相當大幅度的下滑﹐但這對中國的本地生產總值的衝擊未必如想像般大﹐原因或與「中國製造」被不當理解有關。一直以來﹐產品被標上「中國製造」﹐消費者很自然便認為這是中國廠商製造的產品。
其實﹐很多所謂「中國製造」的產品﹐尤其是一些高精密度的科技產品﹐只是在中國加工或組裝﹐當中確有中國製造的成分﹐但不少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國。與其說是「中國製造」﹐不如說是「世界製造」更加恰當。
在這樣的背景下﹐舉iPod為例﹐若美國少進口1個iPod﹐中國表面出口是減少了150美元﹐但其中可能僅有約4美元是中國的附加值。換言之﹐美國每減少1個iPod進口﹐中國本地生產總值只損失4美元﹐而原本貢獻146美元價值的其他供應商﹐給它們國家的經濟造成的打擊更大。
因此﹐對於美中兩國之間看似愈來愈大的貿易赤字﹐亦不用太過擔心﹐表面數字包含了大量「水份」﹐需要認真深入分析。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