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Vhz-4HLq-9dD6Gk70OyOeJW4wQM4TTX1BKkLSlGCS9GdpFj03kzwGXz_Afb3qzuhQfXyCAia2YctCLs1C-GqTjxfjXx1GAGApikFUQ9R2NLSovEM-RJdFiOAWcbr2nysp4rPP5jAmj8E/s200/b.jpg)
「7年來﹐與大陸的接觸﹐我一直不願光在貿易上﹐更期望可替中國引進國外先進的冶煉技術﹑設備和管理﹐以改善國內冶金工業落後的局面。這份中國心推使我深入了解各階層的人和事﹐在內地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我集寫成短文在報紙發表。
「六四」前﹐我對祖國有種恨鐵不成鋼的難過。無論如何﹐煉鋼需要時間及毅力﹐我等著﹐並繼續發著本身一份熱和光。但「六四」像雷般劈得我好重好深好痛﹐頓然方向盡失。痛定後﹐方向實在夠清楚。中國閉子教子﹑打子甚至殺子﹐外人甚至兄弟也無容置喙。
「六四」的365日後﹐我將在異地﹐但仍希望一份赤誠的中國心加一把衝勁﹐能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到時﹐儘管是異鄉人﹐明知是一廂情願﹐我仍深盼東歐民主的甘露﹐有日灑遍神州大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