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美麗的﹐若你把它弄得美麗

 11/17/2025

Helena Chu(夏記)求學時期因為一次交通意外﹐雙足不能自行﹐需要倚靠輪椅﹐但這無阻她在攝影﹑音樂和藝術領域追夢。

世紀疫情期間﹐Helena不幸確診癌症。政府嚴厲的防疫措施令Helena在瑪嘉烈公主醫院的各項檢查﹑手術﹑術後護理和治療﹐均比正常日子難於進行﹐況且她的行動有一定限制﹐整個醫療過程對Helena與醫療團隊都極具挑戰。Helena記得每次進入醫院只能獨自前往﹐沒人陪伴。而且﹐她不想母親擔心﹐沒有把病情告訴媽媽。

Helena既感謝瑪嘉烈公主醫院整個醫療團隊的專業﹑愛心和耐性﹐亦感恩醫院裏非常先進的醫療設備發揮了極大作用﹐這都幫助她盡快康復。

醫院門前掛著一個銅鑼﹐康復的病人都把銅鑼擊響﹐Helena多期望自己也擊響銅鑼。就在她康復那天擊響銅鑼一刻﹐眼淚忍不住流下來。熱淚是衷心感激瑪嘉烈公主醫院﹐也是因為生命恢復活力﹐可以繼續追夢。她現在已經完全康復﹐只需定期檢查。

Helena常掛在口邊一句話﹕「生命是美麗的﹐若你把它弄得美麗」。 

 

During her school years, Helena Chu (nicknamed “Ha Kee”) was involved in an automobile accident that left her paralyzed and dependent on a wheelchair. However, this did not stop her from pursuing her dreams in photography, music, and the ar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elena was unfortunately diagnosed with cancer. The government’s strict pandemic-control measures made every step of her medical journey at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examinations, surgery, postoperative care, and treatment—far more difficult than usual. Considering her mobility limitations, the entire process was extremely challenging for both Helena and the medical team. She remembers that every time she entered the hospital, she had to go alone, without anyone accompanying her. Moreover, she did not want her mother to worry, so she chose not to tell her about her illness.

Helena is deeply grateful for the professionalism, compassion, and patience of the entire medical team at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She is also thankful for the hospital’s advanced medical equipment,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her recover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t the entrance of the hospital hangs a gong, which patients strike to celebrate their recovery. Helena longed for the day she could strike the gong herself. When that moment finally came, she could not hold back her tears. Those tears were filled with heartfelt gratitude toward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and with the joy of regaining vitality and being able to continue chasing her dreams. She has now fully recovered and only needs regular check-ups.

Helena often says: “Life is beautiful, if you make it beautiful.”

漂書第六回更添姿彩更貼地

11/08/2025

118日在萬民衛斯理社區服務中心舉行的「漂書第六回」﹐誠如主辦者所說﹐這回不僅是一場漂書活動﹐還加入了更多體驗和活動﹐例如咖啡廳﹑遊戲﹑抽獎﹑音樂表演和辯論比賽﹐希望參加者有一個美好的閱讀之秋。

那天下午我和太太在會場漂了三小時﹐我們放下一箱讀過的中文書﹐太太換回四本她喜愛的書。我欣賞了一隊年青樂隊SloMo的演唱﹐並嘗過音樂人兼烘焙達人王靖喬(Silian Wong)的精美甜品﹐還參觀全場粵語辯論比賽。我來了六次漂書﹐這回是內容最豐富﹑最具創意的一次﹐感謝主辦者義務地投放了不少人力﹑物力和心思。

今回新加插的辯論比賽,辯題為《安大略省應否加強監管海外受訓醫生在本地的見習機制﹖》。由"Stream A""Stream B"年青香港新移民組成的黎明行動為正方﹐反方是多倫多大學粵語辯論社。三名評判沒有共識﹐各自客觀評分﹐最後結果是黎明行動勝出﹐最佳辯論員是正方結辯江樂林。

一名與會者說﹕『感覺上黎明行動冇乜「我係debate team」嘅形式上嘅包袱。』我同意她說﹐多倫多大學粵語辯論社個別隊員可能太過緊張﹐影響了現場表現。

其中一位評判──資深傳媒人及時事評論員鄭良華在比賽前鼓勵同學們放鬆一點,享受比賽。他認為兩隊已盡全力﹐之前的資料蒐集充足﹐只是黎明行動從立論到闡述觀點較順暢﹑較從容。

Omni TV新聞主播李立本表示﹐很興奮在安省大專中文辯論比賽停辦多年後﹐粵語辯論比賽復辦﹐並再次擔任評判。他指出﹐兩隊大部份成員均是新手﹐在缺乏經驗﹐而且面對一條艱難的辯題時﹐仍有不錯的表現﹐實屬難得﹐令人欣慰。

另一評判是放射學專科醫生廖煒敦﹐廖醫生曾帶領「多倫多大學醫學學會辯論隊」於1993年奪取「安省專上學院粵語辯論邀請賽」冠軍。他不但就辯題提出其專業意見﹐還提點八位辯論員要與觀眾有眼神接觸﹐注意言辭與肢體語言表達。

這場辯論比賽更造就了廖醫生與鄭良華32年後重遇﹐1993年時廖煒敦以醫科學生參加「安省專上學院粵語辯論邀請賽」﹐鄭良華當年是評判。鄭良華感動說﹕「這次與廖醫生一起當評判﹐在場還有好朋友李立本﹐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尋回了美好的回憶。」

主辦者說得好﹕「過去幾次漂書見證了無數書本的漂流﹐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每一本書的交換都是一次心靈的對話。」而剛結束的「漂書第六回」除了更添姿彩外﹐還進一步走入社群﹐鼓動大家更加關心貼地的社會議題。

一個滿載愛的晚上——中大與港大校友情緣成就異鄉佳偶

 10/25/2025

一位中大校友曾笑言:「港大娶新抱,中大嫁女。」這句幽默而親切的話語,在1025日晚的婚宴上,化成了最動人的寫照。

那天晚上,安省萬錦市一間酒樓洋溢著幸福與喜悅。新娘幾度感動落淚——她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畢業生,疫情期間隻身來到多倫多。三年前,在一場中大校友家的合唱聚會上,她結識了畢業於香港大學、後來於中大深造的新郎。音樂讓兩顆心靈相遇,那一夜的旋律,成了他們愛情故事的序章。

婚宴上,兩人再次合唱當年初次相識時的那首歌。熟悉的旋律響起,全場為之動容。這不僅是一首歌,更是一段旅程的回響——從初遇、相知、相愛,到攜手共築新家,他們在異鄉用愛譜出屬於自己的樂章。

新娘與新郎特別感謝中大與港大安省校友們多年來無私的支援與照顧。正因這份跨校友情與師兄師姐們的關懷,他們才能在異國安定立足,成家立業。兩人的聰明與努力固然可嘉,但他們深知,能走到今天,背後離不開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扶持。如今,他們也主動回饋社群,幫助剛到加國的師弟師妹融入新生活,並為校友會貢獻力量,把愛的火花傳承下去。

主家席上除了雙方父母外,還有中大與港大安省校友會會長夫婦出席。席間聚集了數十名不同年代的兩校校友,部分更遠道自溫哥華而來。多年未見的臉孔、久違的笑聲,令這場婚宴更添溫情與意義。

酒樓外秋夜微寒,廳內卻洋溢著溫暖與祝福。百多名親友與校友從世界各地趕來,見證這段跨越校界、跨越地域的愛情。他們感受到新人的甜蜜、父母的深情、摯友的真摯,以及校友間那份無私的關愛。

那一夜,愛在空氣中流動——新人間的愛,父母的愛,摯友的愛,校友的愛,層層交織,化作最動人的祝福。

願新娘與新郎攜手並肩,讓愛在歲月中延續;願他們的故事,成為中大與港大校友情誼最美的一頁。

七星同慶 友情滿載的八月之夜

08/21/2025 

在一個充滿驚喜的夏夜,一場精心籌劃的生日派對,為八月生辰的七位好友留下難忘回憶。

事情的起點看似平凡。受好友花花的邀約,以為只是簡單的生日聚餐,於是我與太太Anita欣然應約。然而,當走進會場的那一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場由花花、夢夢、美麗、美麗森晴和小雲悄悄準備的驚喜派對。十多位好友早已齊聚,現場溫馨又熱鬧。

派對不僅有琳瑯滿目的美食,更有大家的歌聲縈繞耳畔。壽星與朋友們輪流高歌、合唱,歌聲中滿載笑聲與祝福。最動人心弦的,是七位壽星的即場生日感言。他們分別是夢中人、基石、Laurence、Carol、阿福、Jeff 和 Raymond。當大家一同唱起生日歌、切開蛋糕的時候,歡樂的氛圍洋溢整個空間。

壽星基石感觸地說:「過去從未試過與六位同月生日的朋友一起慶祝,這個生日派對特別有意思。祝願大家天天快樂,平安健康。謝謝好友們的到來。」

這個八月的夜晚,不僅是七位壽星的慶生時刻,更是友情的見證。每一個笑聲、每一段歌聲,都成為彼此心中最珍貴的回憶。

蒲公英的歌聲——飄散中的凝聚

 05/31/2025

在春風中,一朵朵潔白的蒲公英隨風飄舞,看似無定,卻在大地的角落悄然落地、生根、綻放。這正是四位來自不同地方的女子合唱團「蒲公英」的寫照。三位來自多倫多,一位來自香港,她們的人生經歷各有軌跡,卻在疫情的歲月裡被命運巧妙地牽引相連。

那是一段人心最需要力量的時光。世界隔絕,許多人被困於房間、被孤單籠罩。「蒲公英」卻以歌聲穿透了距離,透過網絡把真摯的情感與希望送往世界每一個角落。縱使有些成員未曾謀面,卻能在聲音與心靈的共鳴中找到彼此,相知相惜,互勉互勵。

疫情過後,她們終於在多倫多與香港相見。那一刻,並無陌生的隔閡,只有久別重逢的喜悅與深厚的默契。今五月,四人終於同聚多倫多,舉行了她們首場小型實體演唱會。舞台上,她們如同四縷蒲公英絨毛,在燈光中閃耀,將真情唱進觀眾心底,感動了每一雙眼睛。

蒲公英隨風飄散,看似漫無目的,卻在流轉中孕育無限生機。人生亦然,有些相遇並非刻意追尋,卻因順其自然而水到渠成。「蒲公英」的故事,正是一個最美的印證:當心中懷有善意與樂觀,當歌聲承載真誠與希望,縱使四方漂泊,終能凝聚為一。

今天,她們不僅是一個合唱團,更是一段關於友誼、勇氣與信念的詩篇。蒲公英的種子仍將隨風飛翔,而她們的歌聲,也必將繼續傳遞溫暖與力量,落在更多人的心田,開出希望的花。